arrow 发表于 2018-2-23 11:17

学习了楼主的经验

coolcat521 发表于 2018-2-23 21:31

看完了,祝幸福。看了才晓得原来是科班出身,怪不得以前很多做菜贴,你以前很多的菜谱贴我都收藏了的。话说app里面怎么看不到收藏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8-2-24 13:23

coolcat521 发表于 2018-2-23 21:31
看完了,祝幸福。看了才晓得原来是科班出身,怪不得以前很多做菜贴,你以前很多的菜谱贴我都收藏了的。话说 ...

{:lol:}{:lol:}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8-2-24 13:23

tobage 发表于 2018-2-11 18:33
很好的分享,几年前一直有技术移民呃呃呃打算,可惜家人不支持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8-2-24 14:16

coolcat521 发表于 2018-2-23 21:31
看完了,祝幸福。看了才晓得原来是科班出身,怪不得以前很多做菜贴,你以前很多的菜谱贴我都收藏了的。话说 ...

虽然是科班出身,但真正干这一行的时间并不长。
不过所幸当时学习认真,打下了很牢固的基础,自己又一直保持着兴趣并关注着。
所以才能有今天。不然就跟我其他转行的同学一样,一身技术最后都还给了老师。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8-5-29 18:49

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加拿大居然上不了吃喝,这次回来才能继续更新。

奇奇怪怪。

-------------------------------------------------------------------------
春节后,带着媳妇儿和孩子一起又回到了加拿大,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登陆报到。


而后在加拿大境内,一待就是两个月时间。

从四月的冰天雪地,再到五月的春暖花开。

(四月的加拿大还是冰天雪地,而成都早已经春暖花开。我们等于又过一次冬天,再过一次春天)

期间,自己最担心的孩子适应问题也迎刃而解,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大大超乎了我们的预计,基本没有遇到任何阻力,新工作单位也顺利落实。

家人的社会健康卡、永久居留卡、社会保险号码、银行卡、语言测试、孩子牛奶金申领等必要手续和证件,都在自己前期的熟悉办理后顺风顺水的搞定。

比起当初自己独自登陆的艰辛,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在闲暇之余,和媳妇儿甚至开始做起了代购。

(COSTCO,所有华人的进货仓库{:lol:})


(市中心最“豪华”的购物广场,用我们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字——土。但里面卖的都是国内的一、二线商品,但对于加拿大人而言,就是一般商品而已,人人都可以购买.国内很多人执念的CK、李维斯之类,在这里就是宜而爽、美特斯邦威。毫无逼格可言。)

(回去一个月之内连挨两张罚单,一张是因为停车占用公交车站的位置,罚100加币。一张是因为停车超时,罚50加币。真HX心都在滴血啊。。。。。。幸好这里没有什么“扣分”的概念。平心而论,要想在这里违章。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基本没有什么电子眼,平时路上也基本看不到警察,一切全靠自觉。只要老老实实来,一年不挨一张罚单完全不是神话。相较于国内对工作有无限热诚的交管部门,反差真的很鲜明。起码我的感受是“治”和“捞”的区别。)

(在外进货和办事吃不上午饭的时候,基本就靠这些来打发。到最后已经是看到就想吐了。但好在价格便宜,一片披萨1点几加币,一杯咖啡不超过2元,最贵的炸鸡翅10只也才6点几加币,虽然不好吃,但好歹吃不穷。孩子倒是乐此不彼经常要求吃披萨,冰激凌,今后如何戒断孩子的垃圾快餐执念也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稳定后,开始给孩子寻找就读的幼儿园。而在实地询问了学校之后,才知道幼儿园的入学年龄是5岁,而在此之前只能选择就读pree school,上课时间只有周一、周三和周五的上午,或者是周二、周四的上午,其余时间只能由家长自己照顾。时间短不说,费用还不低,一个月800加币,折合人民币4000元。

(所有社区都有这样的学校,完全透绿,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学校操场和社区公园完全融为一地,既是学校,也是公园,跟国内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如果选择这样,我们除了要花费一笔费用之外,孩子他妈还无法参加政府针对新移民的免费语言培训,更不要提做代购或是找工作,只能全部陷在里面。且孩子在学校里也不会接收到任何学习,只是玩和打发时间。

没有性价比啊。。。。。。

综合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先送孩子回国再读一年幼儿园,我和媳妇儿继续在加拿大努力,这样也算是最好的选择了。但可怜了孩子得和我们分开一年时间,而关于孩子的教育则成了我最担心的事情。毕竟,很多关于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永很难靠上一代人来完成。

但这也是我们现阶段必须做出的妥协,熊掌和鱼无法兼得。


(看病是这里最让人头痛的事。因为语言水平有限,很难向医生正确而顺畅的表述病症,所以大多数当地华人,特别是新移民最终都会求助于当地的华人公益组织。先在微信群里进行就诊预约,再在规定的时间去诊所进行门诊,期间由公益组织派出志愿者进行免费的翻译。我在国内一直忽视的胃炎在登陆半个月后变成了来势汹汹的十二指肠溃疡,弄得我外焦里嫩。但不得不提加拿大的免费医疗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免费,医生诊疗,后续的检查全部免费,病人只需要拿着医生开具的检测单到指定的检查机构或医院进行检查,然后再用医生开具的处方在任何一个药店都可以购买相应的药品。但药钱得自己掏腰包。这也算是我作为新移民所享受到的第一次政府福利。看病免费,抽血检验免费。)

于是媳妇儿和孩子在五月初回到了国内。而我则在等待取得了他们的永久居留卡之后才回了国,顺便治疗手臂的肌腱拉伤和关节炎。
毕竟是今后一家的饭碗所在,不能大意。
又是一场痛苦的征途。
然后又即将开始无尽的折腾。
生命不止,折腾不熄。


(在社区随拍的几张,只有小家伙每天都兴奋异常的在探索新环境。)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8-5-29 19:16

图片模式——

不一样的2元加币。


当地最大的一家户外用品点,里面出售的各种枪支让我很开眼,价格也很挑逗眼球。可惜必须要有持枪证才能合法购买。而遇到的一位白人大爷在知道我是新移民后,就果断开启了话痨模式,叽里呱啦把加拿大介绍了一大通,最后还不忘一再强调——加拿大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国家!能真切感受到加拿大人对自己国家的爱和自豪感。好吧,尽管南边的美国佬认为加拿大都是一群农民而已。哈哈哈哈。


好的环境无需多说,照片能证明一切。我一回来,就开始想念加拿大的阳光和蓝天。


别人带我去的一家拍卖中心,周一、周三、周五都能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价格买到很多超低价打折商品。比如这种一箱10加币,一袋1加币的苹果。我从不介意我是一个加拿大的穷逼。。。但我很介意我是一个中国穷逼。


群里一众狂热分子守到凌晨两点,在郊外拍到的漫天极光。随着夏季来临,也进入了观测极光的最佳时间。等再回去,我也带上脚架和相机好好拍几张。也不用专门为了看极光而跑去北边的黄刀镇了。


一天闲的无聊,拉着媳妇儿和孩子开车出城,20分钟车程外就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目之所及的,全是无穷无尽的土地和天空。这种时候才真切体会到了加拿大的辽阔。这是在四川盆地永远都无法体会到的感触和震撼。


进入五月,加拿大才真正迎来了春天。而此时的城市,跟冰天雪地的时候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以往已经完全熟悉的街道都成了很陌生的感觉。但内心里唯一的感受就是——太TM漂亮了。如果说冬天的这里是地狱,那春夏就可以算是天堂了。美到让人无法呼吸的天堂。


开车来回将近五个小时,位于萨斯卡切温省背部的国家公园,其实能看的就是无尽的森林和一个极其广阔的湖。五月,气温25度左右了,湖面却还是一片冰封,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但除此之外,真的就没有别的啥了。加拿大人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于习惯于灯红酒绿的我们而言,简直就是无法理解的事情。划船、钓鱼、徒步、露营、烧烤,基本是他们度假的主旋律。跟我们的洗脚房、卡拉OK、打麻将、农家乐简直格格不入。所以对于很多中国土豪而言,加拿大就像监牢一般的存在。所以才诞生了很有创建性的一个词——移民监。但那些花费巨资,千方百计把自己送进监狱里的奇葩,恐怕也是属于我们的特产吧。


一天购物,发现一辆很屌的庞蒂克老爷跑车,很扯眼球。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8-5-29 19:26

饮食篇——

得益于低廉的物价,所以可以和家里人敞开肚皮的整。

基本各种水果、熏肉、蛋糕和零食就没断过

另一方面,肚子上的肥肉也是越养越多。

回来有了对比,才发觉自己已经胖哭了。他妈滴在加拿大还一直自我安慰——我算瘦的。

现在是做梦都在想着减肥瘦身。。。。。。

但还是很无耻的在吃晚饭以后赖在凳子上码字。

彻底无救了。。。。。。


认识的一家成都移民给我了一条当天刚钓的野生鱼,真正的纯野生。放国内起码100元一斤。肉质无比细嫩,洋鬼子居然不懂加工处理。太暴殄天物了。
野蛮的洋人。


最后变成了——

一鱼两吃只:干烧鱼和豆瓣鱼。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8-5-29 19:32


qianchao3423 发表于 2018-5-30 08:07

帮顶,祝一切顺利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6月2日更新】人在加拿大——记录我的移民之路,过20万浏览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