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nsmith
发表于 2017-11-12 14:58
明年一月来佛州找我钓鱼! !
该出手时就出手
发表于 2017-11-12 21:01
二手玫瑰 发表于 2017-11-8 12:05
技术移民花钱不多,但是语言等需要自己刻苦一下
语言是硬伤,哎
zhuohe
发表于 2017-11-12 21:40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梦和远方。
袍哥人家
发表于 2017-11-12 22:17
PasHu7777
发表于 2017-11-12 23:17
赞一个!为你的坚持鼓掌!
Qi七
发表于 2017-11-13 15:37
国外的环境和素质以及食品安全确实比国内的好太多。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7-11-14 03:03
随着在这里时间的增加,刚到的那种陌生和不安在逐渐消失。
对本地风土人情的感受也在慢慢增多,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加拿大不愧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即便在萨斯卡通这样的中部草原小城,你依然能看到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
占比最大的,我发现是印度族裔,菲律宾族裔,黑人族裔也不少,当然华人在这里的数量也很多。
所有族裔在这里都能平等相处,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能看到发自心底的微笑,甚至走在路上,也有人跟你友好的打招呼。
(当地一家较大的百货商店,但出售的商品让我很无语,我跟家人戏称这里卖的都是荷花池地摊货的东西。而且都很土!真的很土。这里的老外都是实用主义,对穿着真的不在意)
这在国内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景象。
而一开始,我很不习惯于这样的生活,总是下意识的避开来自对面的眼睛。
而现在,自己也能开始主动跟不认识的陌生人说一句“HI”
乘坐公交车,司机会主动跟乘客打招呼,在你刷过公交卡或投币后,司机也会说一声谢谢。
而乘客通常在下车后,也都会跟前面的司机说一句——THANK YOU。
这也是我刚开始极其不习惯的事。
(这是一家MALL里面的电影院,电影票价格分别是5加币和2加币)
行人在这里拥有最大的路权。所以在过行人专用的横道线时,特别是没有红绿灯的路口,
任何方向驶来的车辆都会在看到行人即将过路的时候远远的减速,然后停下来,等待行人过去。
我则还完全保持着国内的惯性,总是想等到车辆都开走后才敢过去。于是就很傻逼的站在路边干等,一直要等到司机向我着手示意,才恍然大悟,很不好意思的一路小跑着过去。当然也不忘向司机挥手致谢。
这样的情形,无一例外的发生在每一个路口。
到现在,我已经逐渐习惯享受自己作为行人最大的路权,可以心安理得的在通行灯亮了以后从人行横道过节,
再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么手足无措。
也学会了在过街的时候主动向停下车的司机挥手致谢。
自己也在这样的环境里慢慢发生着改变。
而在超市购物,收银员是会主动帮你把商品装进塑料袋,然后问你需要几个袋子,再告诉你金额。收款后,也不忘说一句“谢谢”,离开后通常都会说“HAVE A NICE DAY”
这里的节奏很慢,但每个人的心态都很平和,也很友善。
(这是我在超市买的东西,全部加起来不到13加币。国内高大上的辛巴克咖啡,这里买两瓶,价格就是2.43一瓶。香蕉0.79加币一磅,培根不到6加币。在国内,一袋培根至少就会超过四十五元人民币)
跟国内到哪里都是急匆匆,一点就燃的社会氛围真的是截然不同。
自己也感慨良多。
而最深的感触,就是这里的物价,特别是食品和鞋帽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对比国内,真的是太低了。
低到刚来的我感到震惊。
在排除汇率因素,只考虑平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这的生活质量国内是望尘莫及的。
尤其对于平均收就3000左右的工薪阶层而言。
而且商品的质量国内同类商品更是望尘莫及。
就像我前面所说,这里的普通商品到了国内都可能会是高档商品。
关于物价,我也不想说得太多,发图才是王道。
(一盒鸡蛋,不到3加币。当然是品质最差的,蛋黄的颜色都很淡。如果是有机鸡蛋,价格就会高出很多,一般都在6加币以上)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7-11-14 03:13
物价,食品篇,多图————
沉默之沙
发表于 2017-11-14 03:18
物价,服装鞋帽篇——
这里哥伦比亚、耐克、NEW BALANCE的价格让我受刺激了!!
国内的价格真的直接乘以汇率,再加价。
这里的价格还不如国内的安踏之类,跟荷花池买的鞋子价格有一拼。
我说的依然是在不考虑汇率的情况下,只谈收入消费比。
Qi七
发表于 2017-11-14 09:45
看到了白家粉丝,眼睛都亮了。
直接说这些价格换算成人民币是多少好了,说加币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