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误会
发表于 2021-8-7 23:42
骆驼刺 发表于 2021-08-07 22:27
楼主对于战斗机的例子可能表述有误,所以看到你这个回复,忍不住来啰嗦几句。以下内容转自知乎。
什么是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呢?提出这个理论的是美国统计学家沃德Abraham Wald
二战时,空军占据了重要地位,英国空军为了减少伤亡,找来了一个叫沃德的统计学教授,一帮人对着现存的资料研究了一番,发现安全回来的EVA战斗机都是翅膀上弹痕居多,而驾驶舱弹痕较少,于是有个军官就说了,“显而易见,缺啥补啥,咱们就应该加固翅膀。”
但是作为专家的沃德当然不能和其他人一样这么轻易地得出结论。只见站在旁边的沃德摇了摇头,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专家不愧是专家。
沃德马上回到住处开始检查资料,发现所有研究的样本都是安全回来的,也就是说那些没回来的战斗机都已经挂了,找不着了。所以他就设想,之所以战斗机能安全回来,恰恰是因为机舱那儿弹痕少,所以要加固的反而是机舱。
最终英军听取了教授的意见,事实证明这样确实正确。这就是为什么沃德教授能够为人民所知,而那名军官就只是一名军官的原因。
原文中有上面的图,我没想到有人质疑幸存者偏差是错误的,也就没有去查证原文有没有谬误的地方。。https://app.52ch.net/public/emotion/face_004.png
还没想到有人觉得质疑幸存者偏差的那一段,叫有逻辑有论据,完爆楼里大多数人,大多数人没脑子。
更没想到刚批评我给他扣了帽子,反手就给我扣几个。
“己所不欲,要施予人。”
我还是太简单了。{:sad:}
play_boy
发表于 2021-8-8 01:18
幸存者偏差用在这里也许就是不能类比的。
飞机打在尾巴上就必然坠毁,打在机翼上很大概率没事。换成汽车兜兜不成立。
疫苗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反过来也是可能有副作用的,很多药物的副作用是多少年以后才能达成共识的。
年轻人可以去搜一下“四环素”,90年代很好的抗生素,广泛使用,等长大后才发现四环素牙。
疫苗同样有不良反应率和致死率,虽然非常低,
新冠疫苗没有数据,而且也太敏感,不好说,就以乙肝疫苗来说,不亮反应率百万分之16,死亡应该在百万分之五左右。百度来的数据不一定准但是应该在这个范围内。
然后拿成都两千多万人口,确诊4,要感染也是500万分之一了。是不是概率还低一些?
纯粹误会
发表于 2021-8-8 01:24
play_boy 发表于 2021-08-08 01:18
幸存者偏差用在这里也许就是不能类比的。
飞机打在尾巴上就必然坠毁,打在机翼上很大概率没事。换成汽车兜兜不成立。
疫苗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反过来也是可能有副作用的,很多药物的副作用是多少年以后才能达成共识的。
年轻人可以去搜一下“四环素”,90年代很好的抗生素,广泛使用,等长大后才发现四环素牙。
疫苗同样有不良反应率和致死率,虽然非常低,
新冠疫苗没有数据,而且也太敏感,不好说,就以乙肝疫苗来说,不亮反应率百万分之16,死亡应该在百万分之五左右。百度来的数据不一定准但是应该在这个范围内。
然后拿成都两千多万人口,确诊4,要感染也是500万分之一了。是不是概率还低一些?
染新冠概率及后果,与新冠疫苗副作用概率及后果相比呢?
play_boy
发表于 2021-8-8 01:30
纯粹误会 发表于 2021-8-8 01:24
染新冠概率及后果,与新冠疫苗副作用概率及后果相比呢?
好啊,那讨论新冠的死亡率和重症率,好像不治疗都不算太高吧。
只是感染和扩散快而已。这个更多是统计数据,国家层面更关心,对个人来说就是0和1的区别。
hola5555555
发表于 2021-8-8 05:39
haospeak
发表于 2021-8-8 23:31
lw5139 发表于 2021-08-07 21:26
钟南山,御用医者!眼科医生受屈时他在哪?某专家指证新冠病毒不会人传人时他在哪?武汉是否封城讨论时他在哪?沒看见他有什么超前病况的实质性的言论!
提出人传人的就钟南山,多读点书多看看新闻吧
liumian
发表于 2021-8-10 21:29
鱼儿摆
发表于 2021-8-25 09:27
疫苗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有选择的权利。
国家和党中央一直都说的:知情、同意、自愿。很多下边歪嘴和尚乱念经。
人权是什么?楼主好好学习一下。
没得脾气
发表于 2021-8-29 15:49
我只想说:是药三份毒……谁为所谓疫苗的安全负责?
纯粹误会
发表于 2021-8-29 16:13
没得脾气 发表于 2021-08-29 15:49
我只想说:是药三份毒……谁为所谓疫苗的安全负责?
怎么总有人把沉底那么多页的帖子挖出来
专门搜索疫苗话题然后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