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闸门:
小时候攥着家长给的5毛零花钱上学,校门口2毛5的韭菜卤肉包香得能绊住脚13。白面裹着油汪汪的韭菜碎,混着卤肉丁,咬一口汤汁直烫舌尖——这味道成了刻进DNA的执念48。 魔怔寻包:
今年清明扫墓路过故乡斑驳的小路,发现记忆中的包子铺早拆了。跑遍三环内社区老店,美团高德搜到关键词模糊:要么是纯素包,要么是酱肉包混充“卤肉”,咬开全是失望。
灵魂发问:
跪求成都土著指路!
▷ 老国营厂区/菜市旮旯里是否还藏着这种古早味?
▷ 有没有私房菜或社区老店坚持用卤肉配韭菜?
情怀共鸣:
知道这种包子的同龄人应该懂——当年攒两周早点钱才能奢侈一把,现在揣着手机支付却找不回那个扒着蒸笼流口水的清晨。但凡提供有效线索,愿用春熙路奶茶管够答谢! ——本帖同步发#成都老街美食#话题,欢迎带图轰炸 (配图建议:手绘版记忆中的包子铺/泛黄老照片式包子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