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4-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看大家比较关心最近美指大跌和加增关税,我也凑个热闹。
如题,我觉得,出海制造业的核心:关税、人工和交通。
当然还有许多方面,例如清结算、外汇等等,这些太专业了,我讲讲最近我接触的这三样:关税、人工和交通。
今年,我主要跑中国和老挝边境的口岸经济特区。十四五和十五五我们都在提中西部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产业调整的中长期策略,这个红利理论上讲很多中小微企业是能够从产业链条上受惠的。
但,操作难度太大了,为什么?说回我今年跑的地方——磨丁特区
磨丁特区围网区是中方向老挝租借99年土地,16平方公里,中方是一家地产公司在开发。从2015年到现在十年时间,速度也就只是等于沿海城市过去发展速度的1年而已。
老挝在几十个国家享受不限配额、0关税政策,但需要加工增值约40%的比例才算原产地。解决关税壁垒的办法就此诞生,老挝政府把原产地签发下方给磨丁,中方企业在围网区内加工出海,但从过去十年看,也的确没几家制造企业,因为还有两样:便宜的人工和便捷的出海口(交通)。
磨丁可以用老挝、缅的工人,不用交五险一金,平均人力成本在2000元/月/人,但这两个国家教育都不发达,用工的培训成本高,不适合精密制造业,没有精密制造的补链,就是拿铁咖啡用茶来代替咖啡,喝起也有味道、总归不是拿铁。
出海口,铁路虽然到了万象,但老挝是没有出海口的,万象到泰国的铁路先不谈车不同轨,通车起码还得有10年以上。
突出重围,还是要在研发和精密加工上苦练,教育真的才是关键,这真的是一条百年之路。
不要问我磨丁有啥攒劲的节目,自己带本护照去转转,眼见为实。尽关心这些,收入还咋提高嘛,光是骂国家不给我们发钱是不起作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