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13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 联通
重磅!成都公布2025年中招政策!详情→
近日,成都市招考委、成都市教育局印发《2025年成都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今年中招政策聚焦5大优化,进一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助力考生选填心仪学校,满足学生高中阶段多样化发展需求,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普通高中扩招
统筹全市高中教育资源,优化“5+2”和非“5+2”区域学位供给。今年,全市将通过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预计全市新增投用普高招生学校10所以上,更好地满足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
招生计划请关注官网后续公布的信息。
取消“省重线”
淡化“重点高中”标签,推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高中教育选择。“5+2”区域将取消“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简称“省重线”),只设置“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简称“普高线”)和“职普融通班填报志愿指导线”(简称“职普融通线”)。成绩在普高线上的学生都可以填报所有面向“5+2”区域招生的普通高中,市级统分指标生中考最低分数要求降低为普高线,部分项目班按照普高线确定最低投档标准,综合高中、民办普高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时执行职普融通线。
合并录取批次
为进一步与高等教育衔接,参照新高考招生录取批次合并(2025年起,四川省高考本科一批、二批将合并为本科批),同时考虑“5+2”区域高中发展实际,2025年,“5+2”区域高中录取将由原来的三个批次合并为两个批次,即第一批次(指标到校生、艺体特长生、项目班等)和第二批次。合并录取批次后,志愿填报的逻辑将更清晰,大大降低家长的填报难度和决策焦虑,更有利于选填心仪学校。
增加志愿个数
合并批次后,志愿个数将增加到8个,考生可选择8个不同学校,增加更多进入心仪学校的机会。建议以“1、2志愿冲一冲,3、4、5志愿稳一稳,6、7、8志愿保一保”的梯度形式填报志愿,大大提高录取机率。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8个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采用与高考一致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有利于降低低分高报或高分低报的风险。招生录取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分数相同则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等情况,确保阳光公正,减少干扰。

Q4:成都市高中招生如何分区域进行?
普通高中(含职普融通计划)招生实行分区域管理,未经批准,普通高中不得跨区域招生。全市共设17个招生区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共同组成1个招生区域(简称“5+2”区域),其余16个区(市)县各作为1个招生区域。
中职学校面向全市招生,由市教育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
五年制高职(含师范)面向全市招生,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录取。
Q5:2025年,“5+2”区域的招生政策进行了哪些优化?
2025年,成都市对“5+2”区域的中考招生政策进行如下优化:一是将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合并为一个批次,取消省重线,将中考分数线划定为普高线和职普融通线2条;二是投档模式由现行的分段投档调整为平行志愿投档;三是第二、第三批次合并后,第二批次志愿数增加为8个。其他招生区域的招生政策,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
Q6:2025年,“5+2”区域为什么要合并录取批次,取消省重线?
一是与高考接轨。我省高考本科批次设置也呈逐步减化、合并的趋势,2025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将合并为本科批。二是与我市实际情况相匹配。随着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2025年仅个别公办学校为非省级示范性普高招生学校。以省级示范性普高和非省级示范性普高招生计划作为省重线、普高线主要划线依据,分开划定差距不大,无实际意义。
Q7:2025年,“5+2”区域取消省重线后,原来以省重线为标准进行的录取将参照什么标准呢?
2025年,“5+2”区域划定的普高线和职普融通线预计于6月底公布。参与第二批次录取的所有普通高中(公办普高、民办普高、综合高中,含非“5+2”区域普通高中面向“5+2”区域的计划)均在普高线上投档录取,市级统分指标到校生中考升学成绩(不含政策加分)的最低分数要求为普高线。部分项目班按照普高线确定最低投档标准。综合高中、民办普高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时执行职普融通线。
Q8:第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什么是平行志愿投档呢?
2025年,“5+2”区域将参考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第二批次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即:先根据考生调档分为依据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调档分相同时按照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比单科成绩等规则进行排序;再根据考生的志愿进行投档。我们专门制作了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解读视频,家长们可以点击查看(本篇文章前面视频部分)。
Q9:2025年,如何进行投档录取?
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实行“一依据一结合”,即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统一的远程网上录取平台进行。
“5+2”区域
“5+2”区域高中阶段学校统一录取按先后顺序分两批进行,被前面批次(类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以后批次(类别)录取。
第一批:按先后顺序分为7类,依次是第1类“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第2类“青少年航空实验班”;第3类“指标到校生”;第4类“足球预备队、排球预备队、篮球预备队”;第5类“艺体特长生”;第6类“面向成都市非‘5+2’区域招生计划”;第7类“项目班”,包括公办、民办普通高中项目班。
第二批: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职普融通班、中职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参与第二批录取的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均在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上投档录取;参与第二批录取的职普融通班计划均在职普融通班填报志愿指导线上投档录取。录取未完成计划的统一组织网上征集志愿,按志愿择优录取。征集志愿投档时,公办普高执行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民办普高、综合高中、职普融通班计划执行职普融通班填报志愿指导线。
其他招生区域
其他招生区域录取批次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统一的平台组织实施,其中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的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录取由成都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
五年制高职(含师范)计划面向全市招生,单设志愿、同时填报,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录取。
被不同招生区域高中学校按政策录取的学生,由学生及监护人自愿选择就读学校,并由最终就读学校为其注册学籍。
3:今年民办普高校内指标到校生有哪些要求?
学校要求。原有享受校内指标生政策的民办高完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在同一宗土地由同一举办者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均可以享受此政策。
学生要求。学生需同时满足:一是学籍在本校;二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学校所在招生区域。
从2028年(即2025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民办校内指标到校生必须同时具备:一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二是实际就读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三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学校所在的招生区域。
Q14:民办初中学校学生是否可填报市级统分指标、区域指标?
民办初中学校可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教育局提出申请,批准后参照属地公办初中学校执行指标到校相关政策。
Q15:今年集团办学的民办学校如何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到校生?
学校要求。同一举办者举办的民办普高可在成都市域内集团其他民办初中学校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学生要求。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二是实际就读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三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的招生区域。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