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9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很多人都会有脾虚的问题,脾虚只是一个统称,它还分为好几种类型。如果没找准类型,随意用药,是起不到好的效果。今天就来讲讲脾虚的4大类型。
1. 脾湿证
脾喜燥恶湿,湿气重又容易伤脾,脾伤只会加重湿气,脾主运化,把水分运输到各个部位,脾伤会影响脾的正常运转,导致水分排不出去,在体内堆积,自然湿气重,形成恶性循环。
症状:嘴里总是感觉没味道,不想喝水,容易水肿,腹胀,头晕,舌体胖大有齿痕等。
用药:苓桂术甘汤。(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 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2. 肝郁脾虚证
中医讲究整体调理,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如果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也就会影响到脾,从而脾虚。
症状:大便溏稀,腹胀痛,焦虑或精神抑郁,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等。
用药:逍遥丸。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3. 脾寒证
脾喜温恶寒,如果经常吃一些生冷寒凉的食物,就容易脾寒。
症状:稍微吃点冷的就拉肚子,肚子痛,并且肚子冰凉等。
用药:附子理中丸。
功效:温阳祛寒,益脾气。
4. 脾精不足证
人体各部的濡养,都有赖脾气散精输布。若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都可导致脾精不足。
症状:饿的时候不想吃东西,消瘦,体倦乏力等。
用药:小建中汤。(桂枝9克、白芍18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6枚、饴糖30克(麦芽糖) 用法:煎后再兑入饴糖融化)
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