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2-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我上大学那会儿,刚好是世纪之交,很多人第一次对电脑有了认知,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第一次通过电脑和互联网追剧……不分年龄,不分性格,不分爱好,不分阶层。
《流星花园》是我们这代人追过的第一部网剧,几乎每个寝室里都在播放,与之前通过买碟片追剧不同,《流星花园》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那是海峡两岸的年轻人第一次展现出互联网的共享、互惠精神。
《流星花园》于2001年4月在台湾首播,照理说大陆的观众第一时间是看不到的,但是很多大陆观众和台湾观众几乎实现了同步观看。台湾每播出一集,热爱互联网的年轻人就把片源压制成互联网格式的视频文件,几个小时以后,很多大陆年轻人就能通过互联网下载,在自己的电脑上观看。
那时候网速很慢,往返于台湾、大陆也很不容易,而一集又一集的《流星花园》片源,无形中成为了连接台海的文化纽带。
尽管在今天看来,2001版《流星花园》并不好看,我想重看时发现5分钟都坚持不了,看不下去。但是在2001年,在那个影视资源和文化作品相对还比较贫瘠和初级的年代,我们是很喜欢看《流星花园》的,那时候每间寝室只有一到三台电脑,每间寝室都有八个同学,大家三三两两聚集在电脑的14英寸小屏幕前看《流星花园》,没有快进,也没有弹幕,津津有味,你一言我一语,是那个时代独特的风景线,也是我们这代人独特的记忆。
从艺术角度讲,我感觉大S是时代传奇,她的很多作品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主要集中于早期,比如《爱的发声练习》里和彭于晏的对戏,而彭于晏真正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国民帅哥,都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她在《大武生》里的角色,也演绎得很好,高晓松带来了一部每一帧画面都精益求精的作品。
与影视同频的,是综艺,我们大学时也爱看宪哥的节目,知道了SOS这对组合,虽然花瓶,也挺有趣。后面《康熙来了》里有几次大S的访谈,她的举手投足、表情体态都透露出极高的专业与细致,让一对主持人赞不绝口。
再往后,她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新闻,侧面曝出各种信息,矛盾冲突,恩怨是非,难以客观了解,不好评价。而我对她的认知和印象,主要都是停留在2011年《大武生》之前。
2001~2011,是大S充满光辉最耀眼的十年。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