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4-24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电信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大前年一个周末,我们两口子忙,让儿子乐乐自己在家读书写作业。一天忙完回家进门的时候,发现他一个人赤身裸体躺在床上,摊成一个大字,问他作业做了没有?说没有,饭吃了没有?也说没有。问他躺在这里做什么,他说什么都想不做,想睡觉。

一阵无名火起,正要收拾他。突然又想起东坡先生的诗,“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我靠,看来小朋友喜欢睡觉,此乃天性。压着心中火气,叮嘱他这么大人了,裸体绝对不行,在家也不行。他抬了一下眼皮,随手床边找了一条内裤穿上,直直走到书桌前,伏案作业,全当没事人一样。我心里大惊,看这小子身上,似乎带有魏晋遗风,莫非我家神童降世?

还有一天早上我给他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交友原则,鼓励他一定要和上进的朋友一起玩。不料儿子对我的这番说教嗤之以鼻,说我们小朋友和谁一起玩,从来不看成绩好坏,比如我,虽然成绩不错,但最喜欢和某某某一起耍。我自惭形秽,立马想起苏东坡的处事原则:贩夫走卒,引车贩浆者,皆可为座上宾客,想不到儿子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生活智慧,以后前程已然不可限量。但后来一次家长群里讨论成绩,我留意了一下,他说的某某某几个,成绩都比他不错。不禁莞尔,嘿,这小子还真能安慰自己。

或许是时代不一样,或许是生长环境迥异,在儿子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自己当年的影子。我们两口子都是小镇做题家,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杀出来的一条“血路”才到了成都。不想碌碌无为前半生,前途早就埋没在成都的烟火气里。权钱酒色早已看淡,唯有儿子这关过不去,始终“意难平”。一面盼着他学习出类拔萃,一面默默接受他就是个凡夫俗子,没有那文曲星的命。
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换了别人,可能早就在乐乐这件事上垂头丧气。我还好,细想自己当年就不算是个好学生,一天到晚在乡下,漫山遍野乱跑,原本也是个顽劣小童。临了混了个不错的高考成绩,二十几年却也没在生活中掀起过什么浪花。读书这事,早就看透,能读的自然要多读,毕竟这是一条“终南捷径”,不能读的,却也不要勉强,就像苏东坡,读成了“古往今来第一人”,锦绣文章却换不来高官厚禄,时运不济还惨遭贬谪一生。倒是他笔下那些落寞诗句,始终温暖人心,“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么看来,真希望我这个“蠢儿子”是个有福之人,开开心心生活每一天,“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