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2-12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昨天我发了一条种植牙即将纳入集采的新闻,群里有懂产业的朋友,立即指出来种植价格主要是人工,材料是小头。我特意去我爱人的蜀仁口腔了解一下,种植耗材占1/4,但是算上基台,数字导板,牙冠、修复治疗等费用,第三方材料公司还是要收走一半。因为我爱人是口腔从业人,了解一些“行业内幕”,我大概解释一下口腔暴利这个问题,说得不对,大家来批评:

1、这两年大家总的生活好了,关心身体健康,所有医疗暴利的话题频频被提起。同样的问题类似于二十年前房地产暴利。当时好多人觉得钢筋水泥都不贵,怎么商品房这么贵?后来知道了,贵在土地,贵在住房的配套医疗教育资源。这个合不合理?不好说。但存在既合理,另外想一下前段时间连许家印都垮丝,证明这个行业也不是遍地黄金,捡钱的行业。同样在口腔医疗,并不是人人赚钱。大家有空可以去最专业的康强网看看诊所转让信息。做生意的都知道,一旦到了转让的时候,背后都免不了有一部血泪史。康强网的转让信息,很大程度都是口腔从业者的血泪堆砌。所以口腔行业准确说不是暴利,是利润向头部企业大量集中的行业。有点像明星产业,过渡依赖个人能力——少数明星医生吃肉,多数小医生喝汤。汤喝不上的,就关门倒闭。

2、口腔诊疗,人工比材料贵,到底合不合理?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意见是合理的。拿蜀仁口腔为例,我们和华西、陆军总院的专家合作搞种植正畸,医生收益占总利润的一半,如果是医生带的客户资源,最高能占到70%。为啥合理?从两个纬度来思考,你花钱买的到底是口腔耗材重要,还是医生手艺值钱?口腔是个完全定制化技术服务,我可以负责任的讲,耗材有三六九等,技术更甚。口腔医疗是个经验学科,好的医生,是几十年病历积累下来的。他给的治疗方案,能够长远的影响治疗效果。我们公立医院制度下,医生的价值长期被低估,才会出现以药养医的怪像。个人愚见:让好的医生、律师、会计师多赚钱,本来就是社会成熟的标志。而且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赚的未必是大钱,个人工资高而已。
另外一个纬度。诊所平台该不该让医生赚大头,自己投钱赚小钱?蜀仁口腔是医生自己开办,我们认为这个也合理。当然首先我们自己是医生,肉烂了在锅里。其次我们没有引入资本,小摊摊就是自己花钱投的,没有资本回报的压力。所以做得佛系。医生赚钱有两个好处,一是诊所有点像经济人公司,医生没赚钱,跑了。经济人公司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二是医生技术是产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医生赚钱了,才会安心搞技术。给顾客更好的技术服务和体验。形成正循环。
材料基本都是医疗服务中的小头。如果过分强调材料,就像以前的人非要搞个大金牙。这多少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所以建议朋友们在补牙种牙的时候,多问一句,是哪个医生操作。给娃娃选正畸的时候,问问后续操作的医生是不是谈单的那个明星医生,就能少吃点“闷亏”。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