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2-6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广耳石”本来是指那种光滑又坚硬的鹅卵石。
据说鹅卵石给人的感觉和当时进城农民给人的感觉很像,一来二去广耳石也就成了当时进城农民的代称。
那个时候只要你去百货大楼和春熙路闲逛,耳边总是有不绝的“你个广耳石”传来,
后来广耳石还衍生出了乡广广,广广等喊法。
“广耳石”当然不是啥子好词。
以前一直好奇“广耳石”这种词是咋个出来的,后来和几个老成都人摆过才晓得其中暗含的味道。
这里的“广”在以前是指外来的精巧东西,后面就衍生成外来事物的意思,和“苏气”这个词里面“苏”演化很像。
“广耳石”的“广”也是以前湖广填四川留下来的产物。
四川方言里其实有很多词都是那个时候带过来的。
像是著名的“宝器”,就是赣闽粤拿湖广移民身上的土气和傻气开玩笑时候产生的,他们称其为“宝器“。
所谓“器“有器具、用具的意思。”宝“则专指宝庆府的人。
四川人说话历来都是喜欢用隐语。有些是出于避讳和禁忌,比如“折财”中的“折”就是一个需要避讳的音,
许多和它同音的字词都会避讳掉,所以会把动物那个“蛇”叫做“梭老二”,以免无意中说出“我遇到蛇了”,这就相当不吉利了。
有些时候却出于一种很微妙的心理,比如当着别人的面叫“广耳石”总之是不得体的,
所以就有了鹅卵石、河卵石的喊法,“卵”和“栾”,“河”和“豁”都是同音。
后来就经常听到有人喊乡坝头的人是“栾儿、栾豁、栾豁皮、豁皮”这些糟蹋人的词。
哪曾想,“广耳石”这个词后面还有升级,印象中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就喊农民工为弯脚杆。
农民在插秧和种地的时候,腿都习惯性地稍微弯着。
有无聊的文人见到农民这种形象,便戏谑地称其为“弯脚杆”。
还有一些人干重体力活的人,特别是长期负重导致下肢习惯性地弯曲,甚至平时走路都是这般模样。
于是带有明显歧视语气的“弯脚杆”就被叫开了,用来特指干重体力活的底层人民。
就像是“广耳石”衍生出“广广”一样,“弯脚杆”也变化出“弯弯、卷帘门、盘香”这样的词。
在我印象中,当“弯脚杆”出来的时候,“广耳石”就慢慢消失了。
如果再喊别人是“广耳石”就落伍了,搞不好自己就像是“广耳石”一样。
如果要给年轻朋友解释的话,就好比“美眉”这个词刚出来的时候很是时髦,网络上报纸上遍地都是这个词,
但是如果你现在再喊美女是“美眉”的话,估计别个就要把你当成“广耳石”了。
还有一个同时代的词,叫做“红苕花”。那时候乡下来的妹子不叫“栾儿”,而是统称为“红苕花”。
那个时候穷极无聊的城里人编排了很多这类龙门阵,不见得是为了贬低“二哥”(农民),实在是当时娱乐活动太少了,只有拿无聊的优越感糟蹋人。
现在说“广耳石”的人几乎没有了,但是却在四川方言里面留下了痕迹。
不过还有一句歇后语,“你撒洋花椒——麻广广”。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