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抢真金,不是沙金,不是老金,也不是镀金,是999足金” “不是锆石,不是玻璃,是南非真钻!假一赔三,还有权威证书!只要39.9元” 很熟悉的带货话术吧。随着直播带货兴起,黄金、铂金、钻石等等都开始出来营业了,并且还成为了新宠。很魔性的是,主播都喜欢以9.9元、39.9元、169元低价抢“足金”“真钻”,并附有权威证书为噱头,吸引一波又一波的消费者入坑,韭菜是一茬又一茬的割不停。 
1万多买的金镯子才12克。(833.33元/克的黄金,当国际金价是个假的吗???还是说某神仙大师的手作,工费这么贵!!!) 主播不说克数,商品详情里也不写明,到手才发现实物很廉价。(这都敢下单,不割你割谁呢?) 直播间买回来的挂坠不能戴,只能供着。 这些都还是比较轻的,更乱的更陋(LOW)的还在下面 9.9元、69元、99元买999足金 39.9元、49.9元买真钻 并多数都附有权威国检证书,以证“身份” 在不少商家的商品橱窗里,几十元的“足金项链”也随处可见。 
而近日,关于直播间里的“中国黄金”的投诉,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直播间的“中国黄金” 其中,一位投诉人说:“在快手平台某直播间,买了中国黄金吊坠,收到货后没看也没带,直接放到箱子里面了,最近我拿出来,吊坠都掉漆了。联系客服的时候,说3个月保修可以换货或维修,如果修了再掉漆怎么办?一直给我修吗?戴出去人家一看就是假货,如果我再晚几个月看是不是金色就完全变成黑色了?感觉被骗了。” 
投诉人提供 无独有偶,投诉人X先生也有相似的遭遇:“从抖音买的399元金包银吊坠,买来一直未佩戴,竟出现腐蚀现象,店家以超出七天无理由退货为理由,拒绝给我退款退货。” 
再来看看商家的“轰炸式”销售套路,环环相扣: - 不停重复商品是999足金、K金、南非真钻等
- 都是大品牌、支持线下专柜验货、专柜吊牌价假一赔三、不为赚钱只为宠粉
- 反复要求粉丝点赞支持
- 在观众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喊出“5、4、3、2、1”倒计时上架商品
- 上架的商品数量都有限,保证让你不能马上抢到
- 吊起你的胃口,选择继续看直播,等待下一轮拼手速
买了之后退货不就可以了(呵呵,你真的很天真啊!你能想到的,商家想不到吗?) 被忽悠剁手的观众基本上都是冲动购买,买了之后才发现实物与主播宣传的不符,但是鉴别起来又费时间又费心力,退货还得损失运费,所以很多都放弃深究 看出来了吗?商家的套路是什么? 让你买得很便宜,但在退货的时候又要退邮费,很多消费者觉得“邮费不值得”,便懒得退了。 那如果消费者就是要退货呢?商家当然早有准备。 当你买的东西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比如变形等,卖家这个时候就不会同意退货退款,并且坚定地表示产品没有质量问题。 那我可以向平台申请啊?哎,只能说,真的是too young,too simple啊。 平台的说辞就是,不好意思,黄金商品不支持7天退换货。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你无奈发出“下次再也不买了”的感叹! 维权证据不足、退货成本高,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所以这一切,商家都是提前设计好的。 
项链挂坠实际上就是铁镍合金,镶嵌物根本不是钻石、缺斤少两、以假乱真,比真黄金还赚钱 再“宠粉”的主播,也不会亏本将“足金”“真钻”通过低价让利给消费者。这些所谓的“足金”“真钻”要么就是货不对板,要么就是缺斤少两,并且所谓的低价背后其实暗藏着丰厚的利润。 你在直播间买的那些“足金”“真钻”,主播都承诺“支持全国线下专柜复检”,但是真当你前往求证的时候,你在品牌实体店根本就不看到你买的商品,店员也会告诉你,“不好意思,本店从未有过这件商品”,呜呼哀哉!又吃了一个闷亏。 
算数都会的哈,一起来算一下: - 39.9元的钻石套链,经过专业鉴定,就是合成碳硅石。
39.9元卖一颗石头出去,能不赚? - 不少说是999的黄金吊坠,实际重量也只有0.12克左右,售价169元
0.12克的黄金吊坠,按照实时金价计算也就50左右,加上925银的链子和包装费、运费等总成本,也不过是七八十元,对比169元的售价,利润接近2倍,能不赚? 鉴定证书的擦边球行为别以为有鉴定证书的就是真的,你还是太天真了,鉴定证书的擦边球行为了解一下。 鉴定证书正确的标注应该是足金吊坠(含项链)0.9克,并且需要注明项链的材质为925银,但商家的标注是什么呢?足金项链0.9克,你确定这是两个东西? 这种笼统地将项链和吊坠的材质混为一谈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混淆消费者概念的擦边球行为。 等到你去向商家申请售后服务的时候,商家的答复就是这样子的了。 “嘿,你拿去鉴定吧,但是去哪里鉴定,我也不知道” “哦,我们这款(足金小蛮腰项链)就是价钱+链子+吊坠一起测重的啊” 看来是久经沙场,割起韭菜来,一点也不脸红啊! 
好了,这里又需要科普一个小知识,一般鉴定证书上检测商品的质量如果出现超允差,在抽查的时候是会被判定为“不合格”的,通常正规国检授权机构在出示证书的时候,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上面提到的这种行为很可能存在商品“套牌”的情况。 所谓套牌指的就是商家送检的时候,实物足金吊坠的重量确实是0.9克,但是在售卖的时候,将这个证书给了缺斤少两的商品。相当于把甲的身份证借给乙去用了。 更有甚者就是,那些所谓的鉴定证书根本就是假的。 
打擦边球售卖、混淆消费者认知的黄金吊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通体均为劣质材质的钻石,这两种行为已经超越了正常套路的范畴,已经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了。 总之一句话,在金银珠宝这种商品上,不要觉得会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儿。 那么如何避免购买到缺斤少两或者以假充真的金银商品? - 选择具有完备管理制度以及售后服务的正规品牌的金银商品。
- 在购买的过程中一定要检查商品的印记、标签、证书标注重量与实际称重后的重量是否一致。
- 向商家索要F票及鉴定证书,在F票上应注明材质、含量、重量。

说到最后,需要明确的几点就是:- 黄金、钻石等贵金属饰品与一般的生活消费品不同,是一种非标品,是无法通过大规模生产来显著降低成本的;
- 国际黄金价格是透明的,低于国际金价的黄金首饰是不可能为真的,商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 拒绝低价的诱惑,所谓的实体店背景、品牌,甚至是鉴定证书,都有可能造假。
最后的最后,理性消费,切勿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