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5-12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去年,一个外省的朋友,让我帮忙弄一套农村建房的图纸,也是准备建3层(建筑面积一共接近500平米),要保证起父母、自己两口子、两个娃娃、将来娃娃结婚够住的房子。
当时,我不太好明说:他40+了,老汉70多了,前两年差点去世。娃娃现在3-10岁两个。关键是,他们自己在一个汽车产业发达的三线城市(类似于绵阳,但经济强得多),离老家在300公里的样子,农村也远离城镇。最后,在我委婉建议下,只做2层,保留将来可以升上去的可能。
关于费用,我也大致估算过,按他那样弄500平米,加上装修,家具等,七八十万是跑不脱的。
他们年收入在60的样子,但花费也不低,父母也没有社保要赡养。
城市房产虽然两三套,但毕竟不是一二线城市,市值也就300来个,将来娃娃要是去一二线城市工作,其实还是有压力的。
==============================
拿我老家来说,属于比较大的镇郊,这些年从山上搬下来的人增加了很多,现在过年回去,每次都听到老一辈的邻居亲戚些过世,能认识的越来越少了。不难想象,再过20多年,等我退休,回去的可能性几乎为0.因为几乎没有认识的人了。
关于老家镇郊,从10多年前开始,大兴土木,外出打工的人,都要回去起一栋。但平时几乎没有人居住,空置率比成都新区都要高得多。我们过年回老家看到的热闹场景,平时根本就没有,因为没有年轻人。一些老年人也要随子女去城市生活。到现在,大兴土木现象明显刹车严重,因为再咋个,房子还是要用几十年。
其实话说回来,这十多年来,这一批农村务工人员才是最亏的,他们收入一般都不低,起一栋房子在10年前都是20+的价格,当时要在成都这样的城市按揭一点买一套房子,大多数人都能搞定的。不过,他们很多人都错过了。
==============================
关于农村宅基地继承问题
也是这两年,有年长一点的朋友同事,回老家以父母的名义起一个小房子(这两年遇到好几个,花费都在10个左右,都弄的单层),他们早已城市户口,没有农村资格。其实他们也很清楚,他们回去可能性极低,但是,还是防备比如老年人过世操办场地问题。但他们都很明确,这个房子不能花太多,其实这几个人经济能力不弱,都几乎可以要求不高的财务自由了。
==============================
关于将来城市化规模问题
这几年,去到川内几个县城,相当萧条(城区建好几年且几乎都装修可供上千户居住的周边,都不容易找到馆子吃饭),年轻人极少。而当地经济好些的家庭,基本上都会把从当地挣到的钱拿到成都重庆等城市购买住房,这些县级城市,一直会持续出血状态,绝大多数不可能有任何机会。个人极度看好成都将来发展到3000+w实际居住人口。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