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0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国家统计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281元
2019年07月15日 11:0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字号 大 中 小][打印本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5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一季度高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比经济增速高0.2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实际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74,比上年同期缩小0.0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281元,同比名义增长9.0%。
有学者指出,人均收入比GDP更值得关注。这体现了人文关怀和“执政为民”的理念,但“人均国民收入”这一指标在反映普通民众收入水平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局限性,“收入中位数”指标也许更值得提倡和宣传。
收入中位数更贴近普通民众收入水平
如果比尔·盖茨和十几个穷光蛋在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里十几个人的平均收入就都超过亿元。因为比尔·盖茨和穷光蛋的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平均数值缺乏实际参考意义。但如果用中位数来衡量,就知道这房间里起码有一半人是穷光蛋。由此可见,中位数有助于了解普通民众的收入水平。而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差异,则有助于了解全体民众的收入集中度。
实例解释:比如,某地有五个人,月工资分别是1000,1000,1300,1700,20000元。那么,月收入1300的那个人,就代表着收入中位数;而该五个人的平均收入为5000。平均收入是收入中位数的接近4倍。如果这五个人的月工资分别是3000,4000,5000,6000和7000元呢?月收入5000的那个人代表着该地区的收入中位数;该地区平均收入也是5000。平均收入=收入中位数。
如果不提收入中位数,而只讲平均收入,在操作层面会遇到一些可笑的做法。比如,一个一千人的社区,如果要把人均收入从3000元提高10%,只需要向社区引进一个月收入30万元的小老板落户即可。虽然提高人均收入的“政绩工程”效果显著,但社区群众的收入水平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统计数据很巧妙地避开了:收入中位数,很少提到:收入中位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