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前年是小龙虾元年,我错了。不对其实也没错,前年是小龙虾元年,但今年,才真是小龙虾盛世年,但也可以说是灾难年。据不可靠消息说,今年目前为止新开的小龙虾店子,又有200到11.5万家。这个数据肯定是对的,反正肯定是在这个区间内。大众点评搜索数据显示,打小龙虾为正式招牌的馆子就有638家,而其他菜品中含有小龙虾的那简直无法计数。不过,疯狂可能还没到顶点。大众点评搜索小龙虾,武汉有863家,南京1380家。由于小龙虾起做门槛低,所以可以预见这股风潮还会再吹一下。
这种形式我称其为“灾难”,主要是站在小龙虾以及小龙虾从业者的角度来说的。这么多小龙虾,原本是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日子,但这一下突然被人类翻出来大吃特吃,你说人家心里现在什么感受。再说从业者,本来也是,七八个从业者无忧无虑地卖着小龙虾,谁知道最后突然来了20多万人也来卖龙虾,中国人口增长又远远跟不上这市场供给方增长的速度。。。
所以,在我眼里,敢于迎着这场灾难上的,都是勇士,都是猛男烈女。请允许我对各位致以同志般的最高敬意。你们中间,在几年以后注定会倒下一大批人,这不是我乌鸦嘴,只是我习惯冷淡地陈述现实;但最后仍将有一批小龙虾专家们金枪不倒地站立在成都的土地上,而这些人一定是真正的智慧、勇气与执行力兼具的优秀从业者。我当然没资格去“鉴定”或“预测”谁会留到最后,我只能站在一个食客的角度来客观点评一下我所吃过的几家各种龙虾、以提供给大家一个参考。最终谁金枪不倒,那都是由各位各位读者所代表的市场决定的。
本篇一共写了7家店,其中6家是小龙虾,最后一家我乱入了一个小龙虾他叔叔——大龙虾。具体是些啥,往下看吧。所有的店名隐藏可见,各家店的总结、特点和推荐统一放在最后的指导性大总结里。
————1号店:走了点风格的老牌店子———— 本来这家店子是不需要隐藏店名的,因为它早就在成都小虾子市场上名声显赫。但是想了一下,还是一视同仁吧,统一隐藏的好。那天趴体来的人多,点的菜就多点儿。捡一些值得说的说。
先上来了两个小菜,一个是油辣老卤做出来的大田螺,二个是鸡爪子。两样都做得还行,前者够香辣,后者够软烂。现在的田螺比原来的大了好多,吃起来挺赶口。
炸丸子比较好吃,里面是鲜肉,外头是酥脆的椒盐味外壳
这道海瓜子在调味上比较有趣。没用什么酱料,就是眼里能看到的这些:蒜蓉葱花干辣椒剁椒,以及一样看不见的东西——白胡椒。整体应该是将滚油泼在那些材料上而非炒的,香味出来了又不闷人。海瓜子这东西,鲜度还行,但个头太小肉太可怜,没什么可吃的,照理说拿来煮汤熬粥是最合适的;不过在这里,作为一道不占太多腹部空间又可消磨时间的下酒菜,还是不错的。
这道菜,又是个在成都不少小龙虾店里出现的标配。不用怀疑,这道菜出现的初衷,就是用来呈现仪式感、刺激食客拍照发朋友圈增加露出率的。容器各种各样,筲箕背篼洗脸盆桑拿浴缸之类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大致就是诸如海天盛筵啦海陆空大洗脚盆啦之类的。香料味较重的油焖带重香料卤味的风格,里头各种海味水产济济一堂。如果有想要取悦的朋友来,点这么一大缸子,应该可以用达到目的了。
前年大成小龙虾节的时候,我就去吃过1号店另一个分店里的清蒸极品,而且对其评价颇高。过了一年多,品质还是没变,仍是我最喜欢吃的小龙虾之一。洗得很干净,看腹部和腮部就知道。个头真是很大,死虾率为零。清蒸是我最喜欢吃的,因为这样可以尝到虾子最本真无掩饰的味道与质感。比起海里那些虾,小龙虾的甜味极为淡泊,但是多了一点温润的口感和角度奇异的鲜味,这些也只有在清蒸这种味道里吃得出来。非常推荐。
哦刚才没说对,这个冰镇龙虾也吃得出来虾的本质滋味。相比清蒸的,冰镇虾肉质更紧实一些,也更能给一些冷漠的刺激感,不错。从这道菜的包装来看,这年头也是生意不好做,大家都在找噱头想尽办法搜罗元素刺激食客们发朋友圈,这不,干冰又来了。
下面两个,油焖和十三香小龙虾中,我更喜欢十三香的,因为总觉得油焖里的香料味道重了一点。不错,炒料的味道做得比较干净,调味适中盐味不过重。
蒜香虾仁,嘿,名字记住了,但是一口没吃着,因为这道菜是上桌后让它自己烹饪的,等我想起来要尝尝的时候发现已经被其他人捞光了。
最后又是两个用于自拍的噱头元素,都是甜品。第一个是用黑糯米之类的做的蜂窝煤,第二个是做成了鸡蛋模样的焦糖炖蛋Cream Brulee。当然不能拿来和专业西餐厅比,但里面的custard味道还挺ok的,只是面上那层糖没用喷枪烧焦,直接就上来了,估计是为了将就这个容器——喷了不给烧黑了么。
总结:最后统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