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0-9 11:05
|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鹏博士宽带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今年10月8日22:42:47开始进入寒露,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且带寒意,故名寒露。
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雀人大水为蛤,雀鸟都不见了,人们却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认为是雀鸟变的;三候菊有黄华,此时菊花已遍地开放。
习俗
同其它节气相同,为迎接寒露的到来民间也形成了许多习俗,如吃花糕、登高山、吃芝麻、赏枫叶等等。
赏枫叶
很多地方此时都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名句说的也是这个季节的习俗。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登高
秋天是肺金主时令。秋天万物肃杀,人的阳气从表皮开始往内收,汗毛孔逐渐闭合,影响到肺的功能,人容易悲伤。中医认为人的情治会影响内脏器官,而悲正是肺之志。因此,悲,伤的是肺,悲的情绪易影响到肺的宣发功能。再加上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容易使人们,特别是老年人触景生情引起凄凉、忧郁及悲愁伤感的心绪。
俗语说:“登高解秋郁”,人们可以借登高抛开烦恼,通过与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所以在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季节,登高远眺,高喊几声呼出胸中浊气,对抑制悲伤的情绪大有好处。
赏菊花
每个季节有不同的花季,寒露到来的黄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菊花开得越是艳丽。
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在寒露这一天,古人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
说起这个时节的养生,大家可以多饮枸杞菊花茶,古时人们会用寒露后新上的枸杞泡澡,这样做可以使人光泽不老。如果你嫌麻烦,就泡上一壶酒或茶,每天坚持喝,也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
吃芝麻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经衰弱,抗衰老。芝麻广泛应用于人们的食疗。
芝麻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白芝麻通常称为“二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余的。谚语说:“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意思是说黑色芝麻养黑发。黑芝麻又称胡麻、黑脂麻、胡麻仁。在中医笔下的处方中,常见胡麻仁。其实就是黑芝麻。在中医看来,黑芝麻不仅能养黑发,还有护肤美肤的作用。常吃黑芝麻,干燥、粗糙的皮肤能变得细致、光滑、柔嫩,从而延缓衰老。
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用芝麻榨取的香油,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也广泛用于食疗解毒。
|
友情提示:发言及回复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