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4 09:55| 发布者: 吃喝小编编 |来自: 天府早报
■天府早报记者陈俊
金秋时节,又到了一年中吃螃蟹的好时候。说起来,国人吃螃蟹的爱好古已有之,相关的讲究也不少。而关于吃蟹这件事,你真的了解吗?所谓“男吃虾女吃蟹”、吃蟹“宜黄酒忌喝茶”这些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近日,早报记者为此采访营养专家、烹饪大师,为你解读吃螃蟹的那些讲究,告诉你怎么才能吃得健康、吃得美味。
■名词解释
“蟹八件”最多达到64件
在古代,吃蟹可以说是一件很风雅的事。据一本明代美食指南《考吃》记载,明代初创的吃蟹工具有八件,称作“蟹八件”,包括:锤、镦、钳、匙、叉、铲、刮、针,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小方桌、腰圆锤、镊子、调羹、长柄叉、长柄斧、刮片、针。后来经过流传,这些器具的外形、功能、数量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据说最多的一套吃蟹工具竟多达64件。
第1步判断
你适宜吃蟹吗?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是深受百姓喜爱的美味,但成都市二医院营养科主任李宏宇提醒:螃蟹虽然鲜美,但因为其蛋白质和胆固醇含量很高,食用也要因人而异,即使是健康人群也不宜过量食用。记者了解到,每年中秋前后,二医院消化内科、皮肤科都会接到不少因为吃蟹引发消化系统疾病或者过敏性皮炎的病人。
“每100克蟹肉的胆固醇含量是230毫克左右;每100克蟹黄含有的胆固醇高达450到460毫克,相当于2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李宏宇表示,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易加重肝肾负担,有4类人群其实是不适宜吃螃蟹的。
知食
1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人群,食用螃蟹会加重其心血管病;
2过敏性体质人群,吃蟹有可能诱发其过敏性哮喘和皮肤病;
3正患有伤风感冒、发热、胃痛、腹泻的人群,生病期间体质虚弱,肠胃功能不好,而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病情加重;
4老人和幼儿消化吸收能力差,不可多吃螃蟹。
特别提醒:即使是健康人群,在吃蟹时也要注意适量。李宏宇说:“(健康人群)一次吃一两只就可以了,不宜太多。”
第2步清场
浓茶啤酒都别有
吃螃蟹的同时,也要记住一些禁忌,如浓茶、啤酒、柿子等都是不能跟螃蟹一起吃的。
“有的人喜欢在吃蟹时喝茶,认为可以解腻,但其实是错误的。”李宏宇提醒,吃蟹后1小时内,都是不宜喝浓茶的,因为茶会冲淡胃酸,同时茶碱导致蟹肉不易被消化、吸收。此外,啤酒也不宜和螃蟹一起吃,这两种食物都含有高嘌呤,同时食用易致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引发痛风。而黄酒则历来被看作吃螃蟹的“好伴侣”,李宏宇表示,黄酒口感醇厚、性质温和,能有效祛除螃蟹的腥气和寒气。
此外,柿子也是忌与螃蟹一同食用的。柿子含有的鞣酸,可使蟹肉中的蛋白凝结,使食物滞留于肠内发酵,出现呕吐、腹痛,甚至导致胃结石。
知食
1浓茶、啤酒、柿子等都不能和螃蟹一起吃。
2黄酒是螃蟹的“好伴侣”。
特别提醒:李宏宇说,死蟹和生蟹是绝对不能吃的,“螃蟹一定要选鲜活的,在食用前一定要蒸熟、煮透,这样才能杀死蟹肉中的病菌。”
第3步制作
清蒸水煮都不错
国人吃螃蟹的历史久远,至今发展出的做法也五花八门,清蒸蟹、蒜蓉蟹、咸蛋黄焗蟹、麻辣蟹……那么螃蟹怎么做最美味?中国烹饪大师、成都新东方烹饪学校教授傅建国推荐清蒸和水煮,“清蒸最好,能最大程度保留螃蟹的鲜味。”
蒸螃蟹的蘸碟很重要,可加醋、生葱、姜丝、味精、香油调配,也可以直接使用蒸鱼豉油。原味的蟹肉蘸上蘸汁,鲜美无比。
此外,傅建国还给出了选蟹的几点建议。“首先要看蟹的形状,背甲和肚子要丰满,蟹脚越粗越好,这样才肥美。”此外,蟹的反应要灵敏、活动大。蟹螯上的绒毛也可作为选蟹的参考,“绒毛又密又结实,不容易脱落的,表示蟹很健康。”
知食
1蒸螃蟹的步骤:检查确保蟹脚捆绑牢靠,上锅用大火蒸20到30分钟即可。
2.蘸碟可加醋、生葱、姜丝、味精、香油调配。
■错误观点
“男虾女蟹”的说法没根据
关于“男虾女蟹”的说法由来已久,一度成为饭桌上的一种“讲究”。这种说法结合了中医理论,称虾性温、蟹性寒,温补阳、寒滋阴,因此男人宜吃虾,女人宜吃蟹。这种说法究竟有无道理?记者就此咨询了成都市二医院营养科主任李宏宇。“从营养学的角度,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李宏宇表示,营养学主要关注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如何食用能达到营养均衡,但不会从性别角度来划分哪些食物适合男性、哪些食物适合女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