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鬼?常用账号和非常用账号在订购同一酒店时,价差近50%!大数据,大鸡贼!
在如今的生活中,很多人 都离不开网络消费。打网约车、出差网上订酒店、网上购买电影票等等等等。
但是在方便快捷的同时,
我们却无形中陷入“大数据”的圈套,
商家利用我们的消费习惯正在进行一场“杀熟”。
近期有网友表示,自己经常使用的账号和同事不经常使用的账号在订购相同酒店时,价格差距近50%。
博主的预订页面↓
博主同事的预定页面↓
另一位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 也吐槽过类似的经历:
一、经常通过某旅行网站订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长年价格在380-400元左右;前几天在该旅行网站用差不多的价格又住这个酒店。我让朋友用他自己的账号查了一下,果然是300,然后我自己用本人的账号去查,还是380。我打电话问客服人员,接线员告诉我,可能是我缓存的问题……我忍住没骂人,告诉他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会起诉他们欺诈。最后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免了这间房的房费。
二、前天晚上从萧山机场通过某叫车平台预约了一辆普通的网约车,结果来了一辆七座的商务车,当时也没在意,以前偶尔也会碰到这种情况,不过会发条短信告诉你,由于普通型网约车紧张,你是白金卡用户免费升级到商务车,但还是按普通型收费等云云。当时没在意,后来回家时发现扣了我400元左右,立马投诉,最后给我回复是司机绕路了,退了我140左右。我当时把以前的打车记录翻了一下,发现前面确实是免费帮我升级了,但后面基本上都是按照升级后的车型收费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愤怒无奈之外,网友也只能调侃:
应该都是佛系公司吧,都不“杀生”的。
像这样的大数据“杀熟”例子在交通出行中出现得最多网友热评:
在购买电影票时也不少见网友热评:
甚至连每日必上的某宝也“暗藏杀机”网友热评:
截至目前,针对“大数据杀熟”的质疑,
携程方面做出相应解释。
携程大住宿部CEO陈瑞亮:“绝不存在”我们很抱歉给网友造成“大数据杀熟”的误解。携程酒店的价格对用户是一致的,展示上的差异,是因为用户领用或购买优惠券的差异。目前,用户可以在携程App端的“领券中心”参加酒店优惠促销活动,也可以在购买机票的时候享受以较大折扣购买酒店优惠券的福利。
“杀熟”现象在携程平台上绝不存在。未来,也绝对不允许杀熟的行为发生。此举完全得不偿失,影响的也远不止市场口碑。
因此,不管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留住每一位用户、能为每一位用户提供好的服务和公平的价格,一直都是携程的宗旨。
另外,“价格歧视”并不仅仅存在于相同平台的不同顾客,
还存在于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之间的付费会员。
有网友发现在苹果端爱奇艺视频上的会员价格比安卓端爱奇艺视频会员价格贵了不少钱。
苹果端:
安卓端:
连续包年价格相差:40元;连续包月价格相差:13元;
同样的,在优酷会员上的付费会员因为不同的系统也有着价格差异。
苹果端:
安卓端:
连续包年价格相差:30元;连续包月价格相差:4元;
苹果用户如何不被坑?
1、不在iOS的APP内买会员或者充值
2、如果要买会员和充值,直接使用安卓。如果手上没有安卓手机,请去电脑的网页版。如果没有电脑,又只有IOS手机怎么办?请直接使用第三方的浏览器登陆该网站购买。
3、在双11这种打折季买完一年的会员
你有遇到过这样的“消费陷阱”吗?
第一次离楼主这么近 嗨_等一等 发表于 2018-3-20 16:37
第一次离楼主这么近
哈哈,给个赞 看来要在各个平台使用小号了! 之前一直用华为,用滴滴打车30大洋。现在换了苹果手机,同样路段时间费用要33,35。。。我下盘还是要换回 华为安卓。。
苹果系统附加值太高了。享受不来这个光环。
滴滴也是 这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专烧熟人https://app.52ch.net/public/emotion/face_039.pnghttps://app.52ch.net/public/emotion/face_039.png 上次滴滴代驾事件,我到现在都没付那“代驾费”以后也不想用滴滴了 这个B门心黑啊 oyuanju 发表于 2018-03-20 16:51
之前一直用华为,用滴滴打车30大洋。现在换了苹果手机,同样路段时间费用要33,35。。。我下盘还是要换回 华为安卓。。
苹果系统附加值太高了。享受不来这个光环。
我也发现滴滴问题,出发点和终点都一样,我收18,另外一个人的16左右,都是没有券的,我滴滴都成砖石会员了,